去年10月份,香港政府宣布,2024/2025学年起,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将提升一倍至40%,专上院校可循序渐进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
以现时全港每年有1.5万个资助学额计算,换算过来就是,港八大原则上可录取非本地生人数最多6000人!
近日,港校最新录取数据出炉,2024年香港多家院校取录非本地生的数字有所提升,其中,港大和科大取录的非本地本科生人数,占资助学额约三成多,岭大则指,已「填满」有关限额。而城大新学年取录的非本地生人数较去年增两成,浸大首年非本地本科生则增加接近一倍。
港大首年非本地生占约四成
香港大学透露,本学年入读本科生首年课程的学生中,有约4成为非本地生,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至于大学整体而言,非本地生人数相当于教资会资助学士学额的3成多。港大指,会按政府订下循序渐进的原则,继续录取非本地生,达至总体4成的目标。
中大录取非本地生800名
香港中文大学本年度录取了约800名非本地本科生,占整体新生人数的比例约为19%。
科大录取非本地生600名
香港科技大学,今年则迎来了超过600名非本地新生,占限额逾3成。
香港理工大学尚未透露
香港理工大学本科学位的非本地生人数相较于去年有所增加,但具体数字尚未透露。
城大增长超两成
香港城市大学本年度非本地学生的录取人数相比去年增长了超过两成。未来几年会逐步增加非本地生本科名额。
浸大增加接近一倍
香港浸会大学目前有超过1,000名非本地生就读本科课程,2024/25学年,本科第一年的非本地学生录取人数比上年度增加接近一倍。同时,整体非本地本科生比例亦将由上学年的15%提升至约20%,这些学生来自内地及遍布全球的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
教大已达到限额
香港教育大学新学年非本地生取录人数较往年增110%,其中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生取录人数,较去年增长超过120%,已达到政府订定的「40%限额」。
岭大称限额填满
香港岭南大学2024/25学年已填满非本地学生限额名额,非本地生的比例按年增加两成。
内地生及国际学生均归类为非本地生,科大独家披露其24/25学年非本地生构成,600名新生中超半数来自内地以外,涵盖欧美及“一带一路”国家如阿联酋、埃塞俄比亚等,扩招不仅限于内地,更着眼于全球多元化招生。当前,港校非本地生中内地生占比近七成,但未来招生策略将强化吸引更多国家学生。